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陈列展览 > 专题展览

《新四军廉政建设展》现场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5-08-31 浏览:
新四军亦称“铁军”,不仅体现在这支部队有着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而且还包含着铁的意志,铁的纪律和融入整个部队的光荣传统,而以发扬传统、艰苦奋斗、严守纪律、反对腐败、爱惜民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四军廉政文化是当年华中抗日根据地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红色资源。
在新四军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就强调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中都要做模范:在新四军内部,最能团结友爱;在行动上,最能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对群众,最能爱护、关心;在战场上,最坚决勇敢,不怕流血牺牲等等,用来整顿党风党纪,教育干部战士。新四军领导人为保持发扬优良传统,还将当时四个支队所属的八个团分别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这八个字命名。各级干部都重视实践,以身作则。将士们时刻牢记“尽忠职守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的誓言。为配合对新四军指战员的政治工作教育,1942年7月10日,中共华中局机关刊物《真理》的创刊号上全文刊登了刘少奇为纪念建党十九周年撰写的《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文章,少奇同志调离华中赴中共中央工作,他在行进途中写给华中局和新四军负责人陈毅等人的信中强调指出“要号召干部艰苦生活,实行严格的反对贪污浪费的斗争”。新四军各师领导人也非常重视部队的廉政纪律教育,反对无组织无纪律,反对游击习气,要求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指挥,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坦诚守信,有错必改,始终保持抗日队伍的纯洁。
1941年1月,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后,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把培养干部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开办抗大分校、鲁艺华中分院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干部学校。华中党校更是华中局和新四军培养华中地区党政军干部的重要基地。少奇同志在繁忙的领导工作和指挥作战的情况下,多次来党校授课,前后达三四个月时间,他讲形势、讲战略策略,还作了《人的阶级性》、《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反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等重要报告。在选拔、培养、使用干部上,坚持“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
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新四军的整风运动从1942年4月开始到1945年8月结束,历时三年多。在学习运动中,陈毅动员各级干部要“脱裤子,割尾巴”,并带头作自我批评。粟裕提出必须克服干部中存在和滋长的个人享乐主义、怕苦畏难、资产阶级的剥削意识和官僚主义等四种不良倾向。谭震林要求以检查财政问题为重点,反对贪污浪费、腐化堕落,严肃批评犯错误的干部。还通过成立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华中总分校、抗大分校、教导队和训练班等,对党员进行轮训。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清廉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新四军在严肃军纪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和纪律规定。新四军的十条经济制度、新四军财经人员十项守则、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惩治公务人员贪污暂行条例》等等制度是新四军惩治和预防腐败、赢得民心、赢得胜利的法宝。
民主执政与群众路线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两条基线。前者从制度层面,后者从作风层面共同确保了廉洁政权的诞生。1941年,刘少奇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演讲时指出:“新四军吃了穿了人民的,就是人民养育的,就是人民的军队,人民完全有权利批评它,教育它,指导它,要求它去为人民的福利而战斗。”新四军始终把加强监督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正确地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集中群众智慧与创造力和加强团结的武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树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在各阶层群众中的廉洁、公正、勤勉的形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新四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以拥政爱民的实际行动形成与群众相互依存、甘苦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新四军各级将领和部队做出了光辉典范,为新四军屡克强敌、赢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源泉 。
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陈毅当即以司令部、政治部名义发出公告: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必须严整部队纪律,不侵犯抗日人民的一针一线,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在苏北,三师师长黄克诚有一次率部队趁黑夜越过敌人封锁线,挺进阜宁县益林镇东边的大东庄,发动群众抗日。刚进村,黄师长就下令:“一不准敲群众家门,二不准动群众一草一木,三不准大声喧哗,惊醒群众。”当时呼呼西北风,天寒地冻,黄师长和妻子唐棣华以及不满周岁的孩子同战士们一起在群众的家前屋后露宿了一夜。天亮后,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战士们衣帽上全是霜花,村民们开门出来一见这情景,十分感动。新四军遵守纪律和保护群众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一致赞誉“新四军是从未见过的天下最好的军队。”
新四军在廉政制度建设上,从教育、监督、预防、惩处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内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对于脱离群众的倾向,及时进行查处和整顿,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本色。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新四军对贪污分子实行“零容忍”,实行功不抵过的原则,不问官职大小,违法者一律依法处置,绝不姑息养奸。在苏中三分区,1942年6月至7月,两个月里先后有4名干部因贪污被依法处死,当时苏中税务局四分局主任刑爱声贪污4000元,师特务营营长李桂成贪污1000元,均依法执行枪决。惩治腐败,绝不手软,有效规范了新四军乃至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建树了公正廉洁的形象。
廉洁是政府的第一形象,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只有 为民才能做到务实和清廉。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作风,汲取新四军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政治智慧和经验,建立起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结束语
回望烽火岁月,新四军将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忠诚和热血锻造、丰富和发展的铁军精神,是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改进作风,用“铁的信念心系群众,铁的作风根植群众,铁的纪律取信群众,铁的队伍造福群众”,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业中。